在高新区通途路边,有一座名为“新芝生物”的大楼,这家低调的民营企业拥有一系列响亮的头衔:G内**一家生产系列生物科学仪器的企业;生产的基因枪G内**,亚洲**;全G**大的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基地……昨天中午,记者走进这家企业,探寻这家企业取得如此夺目成就的“秘密”。公司董事长、**工程师周芳给出了答案:出发时有自知之明,行动中解放思想,不断在创新中寻找目标和机遇。
“要寻求发展,只有啃硬骨头”
细胞粉碎机、超声波清洗机、高压气体基因枪等生物科学仪器,其实和普通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从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到癌症、艾滋病、肝炎疫苗的生产研发和实验,可能都需要用到这些仪器。而在新芝生物成立之初,这些仪器全部都要进口。
1989成立的宁波新芝生物科技公司,通过20多年发展,让这家由研究所转型、起初只有3个人、几千元本钱的小企业,发展到现在有百余高科技人才、18000平米生产面积、年产值超过3000万的科技型创新企业。如今,G内有关生命科学研究的高校、科研单位,95%以上使用新芝生物研发与生产的生物科学仪器。
作为这家企业的带头人,董事长周芳在企业发展之初清楚地认识到,作为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,自身发展的**大短板是资源匮乏。“要寻求发展,只有啃硬骨头,那就只有一条路创新!”周芳说。
与G际**技术保持同步
周芳说,高新技术企业,如果只通过书本学习,肯定要比世界**技术落后2年以上;如果通过**新的G际期刊了解技术,然后模仿,**少落后1年。只有通过不停地G际学术交流,开拓眼界,在实际研发中,做到知行合一,敢想敢干,这样才能与G际**技术保持同步,“我们的标杆就是G际****的研发技术!”
为此,新芝生物除了每年参加各种G际高规格的学术交流,还聘请海外工程师,让企业研发人员到G外交流学习。新芝生物将企业每年产值的7%~11%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,这个比例在G内同行中是相当高的。
“时刻保持忧患意识,这就是逼着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的动力。”周芳说。
在创新中寻找企业发展机遇
《G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》确定包括大飞机在内的16个重大专项,其中“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”也有新芝生物参与的身影。
新芝生物参与部分在去年正式立项。周芳解释,通俗点说,这个项目就是,今后要将艾滋病疫苗的DNA打入人体的细胞,普通的技术是做不到的。而新芝生物目前研发的仪器,可以通过基因枪将DNA成功打入细胞中。目前,这一设备仪器的样机已经出来,正在接受相关部门的测试检验。
为什么新芝生物能参与这样的重大项目?周芳说,早在两三年前,在G家没有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,他们就开始研发这项技术。“当时很多人想不通,因为这种创新短期内可能不会带来什么回报,但是我们坚持做了下来,并**终向G家卫生部、科技部申报承担了这一项目的研发。”